課堂學習筆記—親和圖法
在前一個文章裡,我們談了使用者訪談的方式,接下來,我們要談的是,同樣屬於UX的使用者研究方法範疇的一種研究方法 ——「親和圖法」。
所謂的使用者研究是:
「透過收集與分析,了解使用者使用特定產品的相關資訊」
也就是說,只要是能讓我們更了解使用者的研究,都屬於使用者研究。
因此,親和圖法也可以是使用者研究的一環,因為這是有關了解資料、了解使用者的方式,更具體地來說:
親和圖法(Affinity Diagram)又稱KJ法、A型圖解法,是一種將研究資料或各種想法以親和性來歸納、統整的研究方法。透過親和圖法,我們能從複雜的現象中整理出一定的規則和脈絡。對於UX的研究者來說,這是一種能夠快速組織想法的方式(相較於其他需要花費長時間的質性研究來說,例如文化探針法cultural probes)
親和圖法的做法,依照不同的研究目的,會有不同種執行的方式,可以是研究者以個人或團體的方式進行,也可以邀請利害關係人(stakeholder)一同參與共創。
在UX的領域,親和圖法最常被用於歸納、重組以下這三種資料:
1. 研究資料裡的發現或想法
2. 共創工作坊中得到的想法
3. 有關執行UX策略的想法
本篇文章介紹所介紹的親和圖法,適用於上述的第一種(歸納研究資料裡的發現或想法)。
接下來,我會介紹「使用親和圖法來分析使用者訪談資料」的過程。
(以下會部分提及我在交大的「使用者經驗與易用性評估」課程與「線上遊戲學習平台PaGamO」合作專案的例子。)
過程分成四個步驟:
準備工作→進行分群→產生標籤→確認主題
一、準備工作
首先,將訪談逐字稿變成以下這種格式:
· 將逐字稿的內容拆解,讓每一段落都只涵蓋一個概念
·「U011」代表User 01的第1張Note,「U012」代表User 01的第2張Note, 以此類推。
過程中,要注意的是:
- 每個Note的句子長度不是重點,重點是有沒有涵蓋到概念
- 從逐字稿擷取文字時,可以不用每個字都留(可以刪掉與概念或相關脈絡無關的字詞)
- 若不確定如何拆解時,Note寧願長也不要短(因為長的句子可以晚點再切成短的,但短的句子卻很有可能失去脈絡、讓人看不懂)
接著,把製作成Note的文字轉貼到右下的這個表格:
並且,將其影印出來並剪下成一張一張獨立的Note。
以這項專案來說,我們一共進行了12場使用者訪談、每次的平均訪談時間是一小時、每份訪談資料大約可以產生40–50則Notes。
因此,下圖大約有600張Notes!(超多的XDD)
這些事前工作準備好之後,差不多要再預留至少6–8小時的時間(對於新手而言,要花的時間會更久!),來進行後續的工作。
二、進行分群
- 首先,先將Notes打亂,分給每一位參與的成員
- 接著,成員開始唸出Note的內容並貼到牆上,其他人則看一下自己手上是否有概念相關的Note,若有,也可以同樣貼在牆上的同一區塊
- 重複以上過程數次,等到有8–10個「分群」在牆上之後,成員們已對「分群」的標準有一定共識,就不用每次都唸出來,只需要在需要遇到問題時再唸出來即可。
那,甚麼是分群?甚麼是好的分群、什麼是壞的分群?
分群是相對的,重點是文字背後的意思,不是表面的文字。
所謂的「分群」,是依照文字背後的現象、價值、目的所做出的分類,沒有對錯之分。(因此,剛開始進行分群的工作時,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討論「最好」的分組,因為還有很多Note沒貼上去,而若有覺得不適合的分群也可以經討論之後拆分至其它分群。)
過程中,我們可能會遇到這些問題:
1. 「一直找不到Note應該對應的分類怎麼辦?」
解決辦法:看它是否跟研究問題有關?若無關,就可以捨棄不要放。若有關,就唸出來和大家討論;若還是找不到,就為它建立新的分群,或是先擱置在一旁,等一下再回來思考一次。
2. 「遇到兩張同樣概念的Note怎麼處理?」
解決辦法:看有沒有額外增加的資訊?若完全沒有(也就是兩張Note完全就是講一樣的內容),就不用貼上去;若概念一樣,但是細節更多,可以堆疊在同一張上面;若有增加額外的資訊,就要貼上去。
另外,也應該要時時提醒自己:
三、建立標籤(Label)
「標籤(Label)」用於統整「分群」,其內容是「對同一個分群的歸納結果」。
在這個階段,我們會先建立第一層標籤,下一個階段會建立第二、第三層標籤。通常,一次這樣的研究會至少建立三層標籤(Label),每一層標籤(Label)產生的方式是一樣的,其做法是:
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,把同一個分群裡的Note內容整合成一張Label,這張Label要具有足夠細節,讓我們不用再回頭看原分群裡的Note的內容,就可以得知重要資訊。
⼀個好的標籤,會讓你不需要重新閱讀分群資料就知道重點為何
這樣說是不是有點抽象?來看看以下舉例!
以下這是永儒老師在課堂上的舉例,舉例中的三張Note皆與「智慧家庭自動打開電燈的時間」有關。
可以看到,若Label只提到「電燈要早⼀點開或詢問。」,就失去細節與脈絡,也看不到行為背後的原因或現象。因此,更好的方式是:
也就是說,我們必須要將具體細節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寫進Label裡,讓讀者從Label便可以得知分群裡面的Note的內容,讓資料說故事(不要讓自己的假設侷限Label)。
同樣的,在製作Label時,也要切記「不要用預先定義的類別或訪談問題來撰寫Label」,因為這樣會局限Label的意義,而失去親和圖研究的價值。
以下我與團隊在執行專案時,製作第一層Label的過程照片:
我們以分工的方式,為每一組分群建立標籤。
建立標籤的其中三個例子:
我先針對每張分群裡面的Note,用螢光筆標記重點,再將他們整理、融合成一張Label。
四、確認主題
在前一階段,我們完成了第一層的Label後,要繼續思考:更上一層次的「主題」是什麼?為此,我們要繼續製作更高一層次的Label。(通常,這一層的Label會是研究中的「主要發現」)
其做法是:
- 根據可能的主題寫「暫時的主題標籤」(寫暫時的主題標籤⽬的是為了將有關聯的分群或第一層Label先置放在附近,晚點好合在⼀起 。另外也是幫助⾃⼰早點檢視大方向有哪些。)
如下圖的粉紅色Label,只有短短一句描述而已,只是暫時為了幫助分群而存在的Label。
2. 檢查你的第一層標籤以及分群們,移除或結合重複的分群到「暫時的主題標籤」下面。
3. 撰寫第二層Label(做法與第一層Label製作過程一樣),並取代「暫時的主題標籤」,如下圖所示。
完成第二層的Label之後,
恭喜!要準備邁向最後一層Label了!
第三層Label的做法,與第一、二層的不一樣。
它的目的是去統整你的第二層的Label主題方向,所以,主題⽅向的內容是「概念」,而不需要寫細節(因為你看完主題後,怎麼樣都是要看下⼀層的主要發現為何)
將這四個步驟完成之後,親和圖法的分析就告一段落了。我們可以從第一層的Label得知使用者樣貌、從第二層的Label得到研究發現、從第三層的Label得到主題方向。
這些資料,都是可以拿來思考設計建議的重要來源。
若還想再做更多,我們還可以用投票的方式將Label的做優先性的排序,可以依照重要程度、 迫切程度、創新程度、有用程度、可行程度等考量去做排序,讓最後的設計建議能更符合產業所需。
小記
因為某些原因,這篇發布的時間是文章寫完的三年後。三年後的現在,我已經步入職場、成為一間軟體公司的 UX Researcher,再回頭看這個親和圖法的過程,更能體認到「研究員」本身就是關鍵的研究工具。要如何從牆上的便利貼做出有邏輯的架構、歸納洞見,是研究員需要不斷練習、成長的核心技能。